产品名称 |
草鱼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草鱼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为草食性鱼类。3—4龄成熟,4—7月繁殖,产漂流性卵,膜径5毫米左右。生殖季节成熟亲鱼胸鳍条上出现珠星。
体重1.9g/尾、体长5cm以下的鱼苗,主要是摄食浮游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为40%~45%。体重3.7g/尾、体长6~7cm是食性转变的过渡阶段,开始以浮萍等幼嫩水生植物为食。
草鱼是我国特有鱼种,也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又叫鲩、油鲩、草鲩、草根等,主要产于我国内陆江、河、湖泊中,现多为人工池塘养殖。草鱼属食草性鱼类。它养殖简单,生长迅速,且由于肉质细嫩,深受人们欢迎,因此成为各地主要养殖鱼类。体延长,腹部圆,体后部侧扁。口端位,上颌较下颌稍。口角无须。鳃耙短小。吻钝宽。眼小。下咽齿2行。背鳍短,没有硬刺。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臀鳍具不分枝鳍条3,分枝鳍条8。鳞片大,侧线鳞38—46。
草鱼一般4龄性成熟,早3龄。成熟的雌性个体体重在5千克以上。草鱼的繁殖季节与鲢、鳙鱼基本为同时期,即4~7月份,繁殖期中国南北各地有差异,在长江为4-6月,中国东北稍迟。繁殖季节,亲鱼胸鳍条上出现珠星,用手触摸有粗糙感。草鱼卵卵径较大,5毫米左右,属浮性卵。
草鱼的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草鱼一次可产30~138万粒卵。受精卵因吸水膨胀后,卵径可达5毫米左右,可顺水漂流。
草鱼人工繁殖的亲鱼主要来源于原种场、江河、湖泊和水库。来源于自然水体的亲鱼通过对大规格草鱼进行挑选,将体色正常、鳍鳞完整、无伤无病、游动活泼、体质健壮的草鱼作为后备亲鱼,经过强化培育后再进行催产。来源于人工养殖环境下的亲鱼通常为池塘或水池养殖达到性成熟年龄并处于育龄期间的健康草鱼。在收集和运输亲鱼过程中,操作需小心,要选好网具、工具,避免鱼体受伤。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