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得大肠杆菌,出现喜卧,腿软腿瘸,黄白稀粪应该这样做
鹅大肠杆菌病又称鹅蛋子瘟、卵黄性腹膜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大,本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本病易与鹅的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给养鹅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病的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有多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也存在于健康鹅和其他禽类的肠道中,当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严重寄生虫感染等而使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引起感染发病。
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雏鹅发病常与种蛋污染有关。成年母鹅群感染发病时,一般是产蛋初期零星发生,至产蛋高峰期发病多,产蛋停止后本病也停止发生。流行期间常造成多数病鹅死亡。公鹅感染后,虽很少出现死亡,但可通过配种而传播本病。
临床特征
一、急性败血型: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7~45日龄的鹅较易感。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粪便稀薄而恶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肛周沾满粪便,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后衰竭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
二、母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母鹅在产蛋后不久,部分产蛋母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沾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其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病鹅眼球下陷,喙、蹼干燥,消瘦,呈现脱水症状,后因衰竭而死亡。即使有少数鹅能自然康复,也不能恢复产蛋。
三、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主要表现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的,阴茎表面布满绿豆粒大小的坏死灶,剥去痂块即露出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剖检变化
败血型病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成年母鹅的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浑浊的液体,常混有损坏的卵黄,各内脏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小出血点。公鹅的病变仅局限于外生殖器,阴茎红肿,上有坏死灶和结痂。
防治措施
一、消除不良因素。如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密度适宜,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等。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种鹅繁殖季节前,应对种公鹅进行逐只检查,凡种公鹅外生殖器上有病变的,一律淘汰,不能留做种用。
二、接种。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应使用多价大肠杆菌苗进行预防。母鹅产蛋前15天,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然后将其所产的蛋留做种用。雏鹅7~10日龄接种,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
三、药物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进行预防和治疗,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非常强,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利勿忧进行治疗和预防。
利勿忧的三大优势:
01
压提纯技术,快速地提取有效成分,确保药效无挥发
02
中药萃取技术,选取精华,直达病灶,见效快,疗程短。
03
本产品为复方纯中药,含量高、成分足,无药残,无耐药性。
利勿忧,针对耐药性强的顽固性大肠杆菌,当!
适用症状:
1、采用复方纯中药提取剂,无药物残留,不会产生耐药性。
2、8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36小时明显控制死亡数量。
3、七十多家规模化养殖机构和养殖场临床实验验证,95%以上的治愈率。
4、针对市面上顽固型的和久治不愈型的大肠杆菌、浆膜炎能做到12小时迅速控制死亡率。
5、本品加入EDTA增强了药物靶向抗菌作用,炎症部位药效浓度比普通部位药效浓度高20倍以上。
功能主治:
主治顽固型久治不愈的大肠杆菌,雏禽沙门氏菌,鸭鹅浆膜炎
用法用量:
每袋100g,兑水600斤,集中3-4小时集中饮用
包装规格:
100g*80袋/箱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