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西门塔尔牛 |
面向地区 |
品种 |
西门塔尔牛 |
|
用途 |
牛犊 |
产奶量 |
升 |
净肉率 |
% |
毛绒产量 |
千克 |
屠宰率 |
%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席联村,有这样一位农民,他生在“穷窝”不认命,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带着妻儿老小一头扎进大山,在两千多亩的深山中破土开荒种草养西门塔尔牛,逐步过上美好的新生活。他就是席联村的致富人——席成红。
从刀坝集镇出发,大约30分钟的车程便可来席成红的家乡席联村,在村后方的山上,有一条蜿蜒的泥土路一直延伸到席成红养牛场。牛场外,席成红的正将牛群赶回去添食加餐,以达到冬季牛群喂养不掉膘的效果。
“我家今年养殖的这80多头牛,是散养在这块荒山头上的。”席成红的席应智一边赶牛一边告诉笔者,在这种散养的之下,他所养出的牛好、口感好、有嚼劲。
在席成红父子的精心饲养下,80多头土黄牛个个膘肥体壮,已陆续在刀坝、天堂、板溪等周边市场上销售,每逢赶场天,他都要宰杀一到两头活牛投市场上,很受顾客青睐。
2011年,席成红从北京辞掉了工作,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养牛生涯。
“刚上山时,到处都是荒草,连一块像样的平整土地都没有,更别说有牛棚和水电了。”席成红说,在这样艰苦的下,他苦熬两年的时间,直到2013年,他将全的积蓄拿了出来,又向贷了款,东拼西凑18余万元,租了一台挖机,挖了一公里左右的山路,将自己的养殖基地与村里的产业路连起来,之后又买来了柴油发电机,解决路、电不通的难题。
而后,席成红一家就通过这条颠簸的山路,将一块一块砖头运上山腰,建起了牛棚,有了固定的安身之所。到2015年的时候,席成红的养牛场依靠自生繁殖,逐步发展到120头左右,养牛进入了发展的正轨。
“牛群数量起来之后,每天的进食量也跟着起来了,所以光靠在山上吃草是无法需求的,于是我就开始琢磨种草的事儿。”他在离牛场不远的地方,种上了甜高粱,每年的3到6月份,他的草场都要雇佣20余名短工来帮忙种草和收割。
2018年12月,席成红夫妇在集镇上租了一层楼开了一家酒楼,土黄牛肉,做起养牛销售。
“因为我们酒楼卖的这个牛肉火锅是我们自己喂养的土黄牛,所以来我们这里吃饭的客人还是很多的,每个月大概要杀2-3头黄牛才够卖,毛利3万元左右。”提起目前酒楼的生意,席成红妻子张芬信心十足。
现如今,席成红一家不仅成功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目标,为自己找到可发展的致富门路,而且还成为了远近的致富能手。
提及今后的发展,席成红有了新的计划。下一步,他打算把通往养殖场的土路先硬化起来,再把现有的酒楼经营好,并更多的乡亲参与到养殖业发展中来,一起发家致富。( 邹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