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ELISA试剂盒,ELISA检测试剂盒,酶联ELISA试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 | |
品牌:江莱生物 | 产地:进口/国产 |
规格:48T/96T | 检测方法:酶联 |
价格:搜索“将来商城”,价格以官网为准 | 标记物:HRP标记物 |
反应时间:1-5h | 样本:血清/组织/尿液 |
所需样本体积:50-100ul | 应用:仅用于科研实验 |
检测波长:450nm | 运输:2~8℃低温运送 |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典型操作流程:
1.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从室温平衡20min后的铝箔袋中取出所需板条,剩余板条用自封袋密封放回4℃。
2. 设置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标准品孔各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μL;
3. 样本孔中加入待测样本50μL;空白孔不加。
4. 除空白孔外,标准品孔和样本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体100μL,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37℃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60min。
5. 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每孔加满洗涤液(350μL),静置1min,甩去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如此重复洗板5次(也可用洗板机洗板)。
6. 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μL,37℃避光孵育15min。
7. 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15min内,在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请贮存于2-8℃,切勿冷冻,避免阳光直晒。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条应密封,2-8℃保存,具有方便、快速、灵敏等特点,因其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科研领域用途比较广泛,本ELISA试剂盒有效期为12个月,生产日期见批号,实验显色深,含量少,显色浅,含量多,本试剂盒灵敏度请来电详询。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等其他Elisa试剂盒推荐:
大鼠胶原凝集素(CL43)ELISA试剂盒
大鼠肝抗原ELISA试剂盒
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ELISA试剂盒
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ELISA试剂盒
大鼠凝血因子X(F10)ELISA试剂盒
小鼠白介素12受体(IL-12R)ELISA试剂盒
人三苯氧胺(TF)ELISA试剂盒
兔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ELISA试剂盒
小鼠17a-羟孕酮ELISA试剂盒
兔凝血因子XIII,A1多肽(F13A1)ELISA试剂盒
大鼠胰岛素(INS)ELISA试剂盒
猪血小板糖蛋白V(GP5)ELISA试剂盒
犬磷酯酶B(PLB)ELISA试剂盒
鱼防御素β-4a(DEFβ-4a)ELISA试剂盒
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ELISA试剂盒
大鼠抗肌内膜抗体IgA(EMAIgA)ELISA试剂盒
人促食欲素A(OXA)ELISA试剂盒
鸡维生素B2(VB2)ELISA试剂盒
猪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样H(PTPRH)ELISA试剂盒
人内皮素转化酶1(ECE1)ELISA试剂盒
大鼠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1)ELISA试剂盒
猪β型蛋白酶体亚基8(大型多功能肽酶7)(PSMB8)ELISA试剂盒
猪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ELISA试剂盒
兔膜金属肽链内切酶(MME)ELISA试剂盒
猴内皮素受体AA型(EDNRAA)ELISA试剂盒
兔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ELISA试剂盒
猪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IgG)ELISA试剂盒
小鼠胰岛素样因子6(INSL6)ELISA试剂盒
牛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ELISA试剂盒
豚鼠干扰素α(IFNα)ELISA试剂盒
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体(AngⅡRAb)ELISA试剂盒
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ELISA试剂盒
猪叉头框C1(FOXC1)ELISA试剂盒
兔半乳糖胺(N-乙酰基)6-硫酸酯酶(GALNS)ELISA试剂盒
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ELISA试剂盒
人补体蛋白6(C6)ELISA试剂盒
人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ELISA试剂盒
鸡抗II型胶原自身抗体(Anti-CIIAb)ELISA试剂盒
大鼠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ELISA试剂盒
鱼血红蛋白γ2(HBG2)ELISA试剂盒
小鼠圆环病毒2型抗体含量(PCV-2Ab)ELISA试剂盒
鸡HRASELISA试剂盒
犬活化蛋白C抵抗素(APCR)ELISA试剂盒
鱼β-淀粉酶(β-amylase)ELISA检测试剂盒
山羊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P)ELISA试剂盒
牛Ⅲ型胶原α1(COL3α1)ELISA试剂盒
甘丙肽/甘丙素试剂盒,GAL试剂盒合作伙伴(部分)
东南大学-黄 洛阳师范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王 山西医科大学-薛 复旦大学-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刘 北京大学化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农业科学院农业与可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