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花蛤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菲律宾帘蛤(学名:Ruditapesphilippinarum):通常又称杂色蛤或菲律宾蛤仔,壳长2.5-5.7厘米。商业规模平均40毫米。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动物。壳坚固,壳瓣左右相等;两侧不等,壳顶的喙位于前半部分;外形略呈椭圆形。韧带内嵌,不壳面,宽厚棕色的椭圆拱形身体几乎延伸到后部边缘的一半。
壳面黄褐色或浅紫色,密布不太规则的紫色博文状花纹,并常被有1层光亮的壳皮,同心生长线较细密。壳内白色或略带紫色,外套窦弯入。
蛤蜊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小月面呈长心形,尽管不特别明显,但壳面有清晰可见的浅色和深色细密的放射肋。盾面缩小至仅与韧带后部边缘相接。放射肋纹和同心生长纹,后者在贝壳的前部和后部变得特别,在壳面上构成明显十字交叉的布纹状。
贝壳顶稍,喙在前部1/3处,于背缘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外观一般有奶油色、棕色、深褐色,有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带状或斑点和花纹。贝壳内面白色、粉红色、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
菲律宾帘蛤的穴居深度,随其个体大小、底质组成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个体小的、底质较软的或水温较高的季节,穴居较浅;而个体大的、底质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则潜入较深。但总的说来,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厘米左右。
最近来访记录